09-02 14:37:5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负责人 周莉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第三场记者见面会。

80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法西斯,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援助与支持。今天,我们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表达崇高敬意,并很荣幸邀请到5位来华出席纪念活动的国际友人来到新闻中心和记者见面。

他们分别是: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先生,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贝石涛先生,苏联元帅崔可夫之孙尼·弗·崔可夫先生,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先生,以及英国友人大卫·柯鲁克和伊莎白·柯鲁克之子柯马凯先生。

下面,请5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然后进入答问环节。本场见面会采取交传和同传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嘉宾的外文发言和记者的外文提问将被现场交传为中文。首先,我们请小林阳吉先生作介绍。

[ 2025-09-02 14:37:59 ]

09-02 14:38:31

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 小林阳吉

大家好,我叫小林阳吉。今天我用中文作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请多关照。

我叫小林阳吉,是“日本八路”小林清的长子,也是日本八路军新四军会的副会长兼事务局长。日本八路军新四军会在日本也叫“椰子实会”,“椰子实会”是由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前田光繁等人在1970年创建的日本民间组织,因为当时日本的政治环境,会的名称中不能有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字样,所以就巧妙地命名为“椰子实会”,因为“椰子”的日语发音是八和四,前田光繁是第一个“日本八路”,他和战友们以“椰子实会”为平台,举行集会、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向广大日本人民进行教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残酷性。我们会的宗旨就是传承老一辈的遗志,继承他们的衣钵,反对战争、坚持和平、爱护和平,坚持日中友好。谢谢。

[ 2025-09-02 14:38:31 ]

09-02 14:38:43

周莉

谢谢小林阳吉先生,下面请贝石涛先生作介绍。

[ 2025-09-02 14:38:43 ]

09-02 14:38:55

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 贝石涛

大家好,我是贝石涛,我的父亲是贝熙叶医生,我是一名心血管病学医生,现在已经退休。和我的父亲一样,我曾经在军事医学院就读,并且以军医的身份派驻到科特迪瓦工作。回国后,我进入医院系统,专攻心脏病学,曾经在法国的军医院、私人诊所和康复中心任职,退休前我在欧洲医疗康复跨国公司担任国际医疗顾问。谢谢。

[ 2025-09-02 14:38:55 ]

09-02 14:39:06

周莉

谢谢贝石涛先生,现在我们请崔可夫先生作介绍。

[ 2025-09-02 14:39:06 ]

09-02 14:39:16

苏联元帅崔可夫之孙 尼·弗·崔可夫

大家好,我叫尼古拉·崔可夫,我是苏联元帅瓦西里·崔可夫的长孙。我同中国的关系来自于我的祖辈。大家知道,我的爷爷一共来中国三次,后来成为苏联驻华武官,这都是1940年至1942年的事儿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的爷爷成为俄中友协发起人之一。我现在是预备役军官,也是老兵委员会主席、俄中友协老战士小组负责人、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中央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俄联邦侦查委员会公共事务委员会委员。谢谢。

[ 2025-09-02 14:39:16 ]

09-02 14:39:37

周莉

谢谢崔可夫先生,下面请格林先生作介绍。

[ 2025-09-02 14:39:37 ]

09-02 14:39:56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

大家早上好,我是杰弗里·格林,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30年前,我和飞虎队老兵共同创建了该基金会,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把飞虎队的故事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了解飞虎队精神的重要意义。30年来,我们资助了超过500名飞虎队老兵来到中国,足迹遍布12个省份30多个城市。每次飞虎队老兵来中国,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光荣,因为我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多么尊重这些飞虎队老兵。这次来中国,我也倍感荣幸,因为有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分享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故事。谢谢。

[ 2025-09-02 14:39:56 ]

09-02 14:40:17

周莉

感谢格林先生,最后我们请柯马凯先生作一下介绍。

[ 2025-09-02 14:40:17 ]

09-02 14:40:58

英国友人大卫·柯鲁克和伊莎白·柯鲁克之子 柯马凯

大家早上好,我是柯马凯,我的父亲大卫·柯鲁克是一名英国人,母亲伊莎白·柯鲁克是一名加拿大人,我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接下来的发言我会用中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我父亲1936年到西班牙加入了国际纵队,1938年来到中国,1942年回到英国参加了英国皇家空军,战后又回到中国。我的母亲生在中国,去加拿大学习以后,1938年回到中国,在后方参加了乡村建设和工合运动,组建合作社。1942年他们在中国相遇,后来相爱,母亲随我父亲去了英国参军,战后他们回到中国,我就出生在北京。

我刚才提到了工合,工合国际是1939年在香港成立的一个组织,宋庆龄先生是名誉主席。工合在抗战期间为后方做了很多事情,组建生产合作社,办医院、学校等。工合国际在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了活动,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乡村帮扶和国际民间友好交流。谢谢。

[ 2025-09-02 14:40:58 ]

09-02 14:41:19

周莉

谢谢柯马凯先生。感谢5位嘉宾的介绍,现在进入答问环节,请媒体记者们提问,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 2025-09-02 14:41:19 ]

09-02 14:41:46

中评社记者

中俄两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活动,崔可夫先生,您认为这些活动对于增进两国人民对抗战历史的共同认知以及巩固两国友好关系有哪些具体作用?谢谢。

[ 2025-09-02 14:41:46 ]

09-02 14:41:58

尼·弗·崔可夫

感谢您的提问。的确,今年我们两国都会举办非常多的庆祝活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俄中友协、胜利博物馆等都会举办相应活动。4日回到莫斯科后,我所代表的“保护历史记忆”基金会也会举办一个大型活动。我认为这些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作为基金会成员,我也经常去俄罗斯各地的学校、军校讲课。仅以崔可夫元帅命名的中小学在莫斯科就有12所,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我们知道,俄中两国人民都为了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尤其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牵制大量日军,那么苏联就不会抵挡住纳粹军队的进攻。可以说,中国人民为了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讲到二战我还想说,我的爷爷是攻克柏林的最高指挥官,他当时是上将,接受了德军守备司令的投降。

谈到俄中两国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中国军民伤亡了3500多万人,苏联有2800多万人伤亡,其中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虽然现在世界上有人试图抹黑和歪曲历史,但历史不容篡改。

我在学校讲历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宣传俄中友好和人民友谊。我给小朋友们讲述中国经济奇迹,让他们开了眼界,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他们开始认识中国,选择学习汉语。

总之,俄中两国的友谊要传承下去。我们要宣传二战的历史真相,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谢谢大家。

[ 2025-09-02 14:41:58 ]

09-02 14:42:31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

柯马凯先生您好,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想问,在一个如此特殊的国际家庭成长,您从父母身上继承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这段独特家庭史如何塑造了您看待中国和世界的视角?谢谢。

[ 2025-09-02 14:42:31 ]

09-02 14:42:48

柯马凯

谢谢。我对四川情有独钟,因为我父母就是在四川相识,后来结为终身伴侣。讲到我从父母那辈传承了什么呢?首先,30岁以前我父亲就已经在英国、美国和中国生活、工作过。我母亲是在加拿大、中国、英国生活过,所以他们两人都有国际视野。我在北京长大,从小接触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故事。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我觉得就是一种国际视野。现在说到“地球村”,就是大家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国家的事情都可能影响到别的地方。我觉得我继承的一点就是国际视野。还有一点,我母亲那时候在贫困山村、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和劳动人民一起生活。我父亲在美国当过工人。我30岁以前在英国、美国和中国都生活过,在中国和英国都当过工人。这种人生经历让我贴近劳动群众。提到战争期间的牺牲,战争中最受苦的就是老百姓。所以,和平尤为珍贵,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才能争取和平,避免百姓受罪。这就是我的感受。现在工合也在搞民间外交,我觉得继承这一事业,也是在为和平而奋斗。

[ 2025-09-02 14:42:48 ]

09-02 14:43:17

东帝汶国家通讯社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小林阳吉先生和崔可夫先生。我们知道,二位都是军人后代,通过自己亲人的讲述,对那场战争的残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及我们今年的纪念活动,对贵国的国民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民而言,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和启示?谢谢。

[ 2025-09-02 14:43:17 ]

09-02 14:43:34

小林阳吉

谢谢你的提问。我的父亲小林清原来是日本侵华派遣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的一名士兵。1939年他来到中国,在青岛登陆,然后就驻防在胶东半岛。1940年,他在和八路军作战时负伤被俘。被俘以后,他陷入绝望,非常苦恼。曾经逃跑过一次,但因为山区没有路,又被抓了回来。当时八路军又俘虏了一名日本士兵,他是我父亲的上司叫濑古。濑古见到我父亲时大吃一惊,问小林清你怎么还活着?我们已经把你的骨灰送回日本了,也给你的家里送去了战死通知书,写着你在中国山东省文登县战死。我父亲一听自己连回军队甚至回家的可能性都没有了,便放弃了逃跑的想法。

当时八路军部队的政治部主任仲曦东通过翻译对他说,小林同志,你要是想回日本军队的话,我们可以送你回去,但像你这样被八路军俘虏这么长时间的战俘,回去后肯定会受日本军事法庭的审判,这对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听了他的话,我父亲感到八路军没有把他当作敌人对待,而是给他充分的自由和平等,尊重他的人格,把他当作朋友、阶级兄弟和同志。后来,他还被送到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学习,受到了教育和感化,世界观得到了根本改变,明白了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为了永远消灭这样的战争,让日中两国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下解放出来,就必须沿着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道路前进。他认真反省,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的思想反省》,登在山东抗日根据地1944年7月23日的大众报上,这就是当年那张报纸的复印件。

我的父亲渐渐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出了名,山东军民见到他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日本八路”。此后他就和中国人民一道投入抗日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他还多次在报纸上撰写文章。最后我想说,我父亲热爱中国,对中国人民充满深情,他和八路军、中国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不仅是他个人人生辉煌的篇章,也让我和家人引以为荣。谢谢大家。

[ 2025-09-02 14:43:34 ]

09-02 14:43:55

周莉

谢谢小林先生,请崔可夫先生回答这个问题。

[ 2025-09-02 14:43:55 ]

09-02 14:44:08

尼·弗·崔可夫

谈到暴行这个问题,这不可能令人愉快。我爷爷一生参与过六次战争,他总说军人的职责不是作战而是保卫和平,所以战后他对和平发展问题十分关心。1945年后,他在柏林又工作了八年。大家知道苏联军队攻克柏林后的第一号军令是什么吗?是朱可夫元帅下令向普通老百姓发放餐食。这是一个和平的命令。我爷爷当时驻扎在柏林,是第一执行者。

曾经我以为没有比纳粹所作所为更令人发指的事情了,他们在集中营里杀死了数十万人。但后来我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并没有比纳粹少多少。有两个日本军官进行杀人比赛,一开始他们目标是斩杀100人,后来觉得数量少又提高到150人,这不是人类能做出来的事情。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数万名中国妇女被强奸,而那些试图保护家人的人们被日军用刺刀、子弹杀害,这令人发指。要让世界知道并记住这段历史。战争是有规则的,肩膀上佩戴肩章的军人不能把枪口和刺刀指向平民百姓,而是要保护他们。

老兵委员会里有不同国家的分委会,既有中国分委会也有德国分委会。德国分委会是由那些德国籍反法西斯人士组成,到现在还有600多人,是相当大的数字了。

讲了这么多,我还是想说要牢记历史,让这样的残暴行径永远不再出现。谢谢。

[ 2025-09-02 14:44:08 ]

09-02 14:44:39

湖北日报记者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结下深厚友谊,请问格林先生,您认为飞虎队精神的核心是什么?飞虎队的故事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这对于当下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交往有何启示?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在促进中美友好交往方面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谢谢。

[ 2025-09-02 14:44:39 ]

09-02 14:44:58

杰弗里·格林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很遗憾的是,在美国并没有很多人知晓美国人民在中国做的事情,以及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美国做的事情。美国很多人都不知道飞虎队的存在。中国的全面抗战早于欧洲战场两年,而在1941年12月,也就是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几天时间里,飞虎队队员就飞赴中国开展战斗。陈纳德将军当时是中国空军的顾问,他邀请了100多位美国飞行员志愿参军,在缅甸开展训练,当时名叫“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珍珠港事件发生后,陈纳德将军派遣了2个战斗机分队飞赴昆明,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保护滇缅公路。由于昆明当时在滇缅公路北端,所以日军频繁轰炸昆明,每几个星期就开展大规模轰炸行动。有一天,数十架日军飞机从中南半岛起飞,计划轰炸昆明,他们以为这一行动十分简单,丢下炸弹后就可以轻松返程。但是这次他们在距昆明大概30英里的地方,发现了16架美国战机,年轻的美国飞行员驾驶战机予以反击。可以说这是第一次日军飞机被击退,4架被击落,6架受损。

日军飞机被击落,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飞虎队这个名字就是中国人民给这些美国飞行员起的,他们认为飞行的老虎是不可战胜的。正因为有这样的飞虎队精神,当时越来越多的美国飞行员来到中国,志愿成为飞虎队一员。

此后发生的事情更是意义非凡,1942年4月,美军开启了袭击东京的“杜立特行动”。完成任务后,美军飞行员在返航途中,由于油料不足,在中国东部跳伞,这是在日占区,其中8人被俘,3人被处决,但是有64人被中国老百姓救起,回到了他们在中国的大本营。此后,日军发起军事行动,用枪炮、生化武器、炸弹屠杀中国老百姓,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目的就是要给中国人一个教训,告诉中国人,如果敢救美国人,后果就是杀无赦。但在此后三年里,一旦有美国飞行员在敌占区被击落或者迫降,只要没有立即落入日军手中,总能得到中国人民的营救。中国人民深知,如果营救行动被日军发现,不仅面临生命威胁,还会殃及家人、朋友、邻居,甚至整个村庄都有可能被毁灭。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如此持续而坚定地为来自异国的战友舍生忘死,这就是二战期间中国人民和飞虎队之间的密切联系。谢谢。

[ 2025-09-02 14:44:58 ]

09-02 14:45:38

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

在提问前,我想借此机会向中国人民表达我的敬意,也向全世界所有投身反法西斯战争的人民致敬。我的问题想提给贝石涛先生,您的父亲贝熙叶医生在战火中曾经冒着巨大风险,为中国的抗日军民运送药品、提供救助,在您看来,支撑他做出如此英勇行为的信念是什么?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您认为您父亲的精神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谢谢。

[ 2025-09-02 14:45:38 ]

09-02 14:45:57

贝石涛

感谢您的提问。我的父亲1913年就来到中国,当时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后半生,也就是40多年的时间都会在中国度过。他来到中国的首要职责就是投身中国医疗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他担任了很多重要职务,比如著名的天津北洋(海军)医学堂教授,法国驻华公使馆的医官。他曾经为中国政府的多位高官提供过医疗救助。1918年,他还支持中国人民抗击鼠疫。此外,我父亲担任过法国在北京设立的圣米歇尔医院院长,期间他要求扩建医院,以便能够救治更多的中国病人。当时在北京的很多外国医院拒收中国病人,我父亲认为这很不公平,所以要求扩建。他也为很多中国著名艺术家提供过医疗服务,比如梅兰芳、齐白石,也收治过很多穷苦百姓。

大家可能也知道,我父亲在北京西山修建了一所私人宅邸,也就是“贝家花园”。后来他把“贝家花园”改建成一个诊所,免费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可以说,我父亲在他的后半生将全部身心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他还积极为中国培养医生,曾在北京大学任校医,与蔡元培和李石曾先生都是好友,一道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让医学、科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的优秀中国学子能够赴法国、比利时等国深造。我父亲还参与创立中法大学,参与创办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长期坚持中法双语教学。

除了培养医生,在文化交流领域我父亲也作出了很多努力。我父亲会讲中文,他与《红楼梦》法文版的校译者铎尔孟先生开办文化沙龙,中法两国很多知识分子在此交流思想,这为两个伟大文明之间架起了沟通、理解和友谊的桥梁。

下面我讲一下我父亲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早在1931年日军入侵中国东北时,我父亲曾见证过日军的暴行。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深感震惊。卢沟桥事变后,他第一时间赶往前线救治伤员。他在写给生活在北京的法国友人信件中提到,他救治过逃亡到北京的一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日本人的暴行深感愤怒,认为这不可接受,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理所当然。

大家还记得我刚刚提到的“贝家花园”,我父亲把“贝家花园”改建为一个临时救助所,在这里参与组织救治、运送重症伤员。后来有抗日人士找到他,希望他为抗日根据地运送药品提供支持,父亲毫不犹豫答应了。一开始我父亲还能够驾驶挂着外交牌照的汽车穿越日军封锁线,利用他在法国公使馆医官的身份打掩护。但后来随着战争形势日益趋紧,汽油成了管控物资,我父亲又义无反顾改用自行车运送药品。他当时已是71岁高龄,往返于城里住所和西山之间,为抗日根据地秘密运送了一大批药品,甚至包括无线电电池等。可以说在中国抗战期间,我父亲始终坚定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帮助中国人民击退日本侵略者。

关于我父亲精神的现实意义,有两个层面。首先是我父亲的义举进一步丰富了中法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我还记得在2014年也就是法中建交50周年的时候,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他当时在法中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到了我的父亲贝熙叶,说他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期间,参观了戴高乐基金会,在那里我很荣幸受到习近平主席的亲切会见。

事实上,在北京有很多接受过我父亲医治的中国老百姓,他们的后人也向我讲述过我父亲当年的事迹。现在,贝家花园也成为法中人文交流基地,展现了法中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二个层面,就是要敢于展现抵抗精神,永不放弃,敢于捍卫自己的家乡免遭野蛮战争的侵害。此外,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维护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团结。我想这就是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意义。谢谢。

[ 2025-09-02 14:45:57 ]

09-02 14:46:33

环球时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小林阳吉先生。小林阳吉先生您好,作为八路军战士的后代,您多次参加中日友好活动,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重大节点,您觉得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像您父亲那样反战战士的精神,以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谢谢。

[ 2025-09-02 14:46:33 ]

09-02 14:46:48

小林阳吉

谢谢你的提问。我受中国政府的邀请,曾参加过2005年、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获得了纪念章。这次又受中国政府邀请,参加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我想这是对父亲的告慰也是褒奖,是我一生莫大的荣誉和骄傲。今天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就是为了告诉人们,今天的日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数千年的传统友谊,但是谁也不应该忘记两国关系史上曾有过侵略和被侵略的残酷岁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理应公诸于世,让人们牢牢记住。一个民族的反省,远远要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加重要,一个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谢谢。

[ 2025-09-02 14:46:48 ]

09-02 14:47:17

周莉

谢谢小林阳吉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 2025-09-02 14:47:17 ]

09-02 14:47:56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当前多国友人及其后代持续关注并且传承着当年中外军民互助的历史记忆,请问崔可夫先生和柯马凯先生,从你们的家族记忆视角来看,当前传承这段历史对于推动中外民间友好有怎样的特殊意义?谢谢。

[ 2025-09-02 14:47:56 ]

09-02 14:48:12

周莉

先请崔可夫先生。

[ 2025-09-02 14:48:12 ]

09-02 14:48:29

尼·弗·崔可夫

我想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友谊的见证,我们正是因为珍视两国和人民的共同历史才走到了一起。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没有发动过一次侵略战争,只有保卫祖国、保卫家园、抵抗侵略者。侵略者不仅给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给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我们希望未来永远不要再有像南京大屠杀那样惨痛的事件。

普京总统与习近平主席是非常好的朋友,互相尊重,他们之间的友谊促进了民间交往。我们也知道,最近这些年的中国,类似外国人理解的“中国功夫”,像太极拳那样,非常飘逸、柔和、优雅,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中国的外交身姿就是如此的柔和、优雅与充满魅力。

在看到俄中两国关系的时候,我看到两个国家的关系在不断巩固。求同存异是中国的古老智慧。我的爷爷曾经驻扎在德国,他被提名成为首届民主德国政府的成员,虽说他们是作为攻克柏林的将领出现在柏林的,但是他多年都同德国的人民保持友好关系,他有很多德国朋友。法国的戴高乐、美国的艾森豪威尔都曾经是他的战友,他们一起指挥过反法西斯的战争。

和平与合作是世界发展的方向,今天大家能够坐在一起,说明我们的目光都在关注未来、关注和平。谢谢。

[ 2025-09-02 14:48:29 ]

09-02 14:48:50

周莉

谢谢崔可夫先生,请柯马凯先生回答这个问题。

[ 2025-09-02 14:48:50 ]

09-02 14:48:59

柯马凯

今天在座的几位受访者有日本的、有法国的、有俄罗斯的、有美国的,还有我这个英国人。我在中国长大,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国际友人”,什么叫“国际友人”?好像帮助中国人的外国人才叫国际友人,我觉得这个不全面。中国有句话叫“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传统美德。我父亲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首先是去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但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国际纵队里有近百个中国人去帮助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当时延安在高唱《保卫马德里》。在俄罗斯战场上,也有不少中国人参加苏联反法西斯保卫战。当中国人民受到法西斯侵略时,有一些满怀国际主义情怀的外国人帮助中国,也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民冒着危险帮助其他国家的人民。这些故事我觉得应该多讲一些。

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强国,在国际上可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据我所知,中国军人在境外,大多都是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有紧张局势的时候,中国出面调停,维护和平是中国为全球做得非常好的一件事。我觉得中国可以做出示范。希望将来提到“国际友人”这个词的时候,大家都能说出一些中国人,一些帮助外国人、体现国际友谊精神的中国人。其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就已经有很多例子,即便当时还非常落后,中国去帮助坦桑尼亚修建铁路,向非洲派医疗队等,这就是真正的国际友谊。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希望中国继续发挥维护和平的积极作用。谢谢。

[ 2025-09-02 14:48:59 ]

09-02 14:49:17

周莉

谢谢柯马凯先生。非常感谢5位嘉宾今天来到新闻中心和大家进行交流,让我们再次向曾为中国抗战作出牺牲和贡献的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国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也将继续弘扬他们的精神,守护好共同缔造的和平,开辟美好的未来。再次感谢今天5位国际友人。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2025-09-02 14:49:17 ]